宣统重宝

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几乎都已停铸制钱,仅宝泉局铸过一种重一钱的“宣统通宝”小平钱,数量也不多,分为大小两种,新疆地区有“宣统通宝”红钱,以及宝广、宝福两局出过机制币。宝泉局所出的大钱直径在2.4厘米,小样钱直径1.8厘米,因为溥仪登基时只有3岁,加上钱也不大,因此民间把此钱称为“小宣统”、“小宣统”面文书法为楷书,背文为满文局名。“宣统通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的最后一位帝王铸行的最后一种方孔圆钱。方孔圆钱的铸行从秦始皇统一六国铸行“半两钱”到“宣统通宝”结束,经历了两千年的岁月,是我国乃至世界铸币史上的一个奇迹。

首察,辩锈识浆。展目本品,传世熟老之相直扑眼底而来。但见钱体包浆浓重,老道而踏实,不虚不糟,分布深浅相间,极为自然。薄浆露铜之处,可识其黄铜质地,精纯地道。复观其铜色,更是凸显熟老润泽之相。本品如此锈浆之相,可谓至真至纯,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任何新伪皆盖不可为之。是故,其锈相之门可谓不叩自开矣。

次观,品文识书。一眼可见,本品面文“宣统重宝”四字,直读;背穿右左满文“宝泉”,穿上下“当千”二字。稍有书法审美知识者,不难看出,其乃楷书书体(注意,不是字帖标楷),书写者书法功力甚高,笔笔划划皆横直竖立,起收有顿,转折见锋,运笔自如潇洒,力道十足,字形大小适中,一句话,其书意可谓俊朗端美,言其翘楚书相,绝不为过。而其满文书写,亦十分标准规范,端美之感凸显。

再看,观铸识体。落眼其体,可见铸制极为规整。其直径为:5.7cm,铸体厚重,乃出号大之体。其整体铸相显示,方圆廓正,平整地章,字廓清晰,鼓凸不深不浅,铸后锉修痕迹鲜明,彰显自然有度,毫无做作之态。故首先从整体铸相来看,此乃宝泉官炉出品,纯真无邪,开门铸相,毫不存疑。